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关于酒文化的外文文献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酒文化的外文文献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关于米酒的参考文献?
米酒又被称为清酒,据较早的文献记录晋代的《酒诰》记载:“酒之所兴,肇自上皇,或云仪狄,一曰杜康。有饭不尽,委余空桑,郁积成味,久蓄气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。”其中指出,酒起源于远古时代,是米放在室外,长时间放置后产生的。由此可见,在中国古代,首先被辛勤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酒便是米酒。
我国古人一直有喝品味米酒的习惯,在日常生活中,无论是祭祀天地、祖先还是庆贺征战或农业丰收,米酒都是必不可少的。《周礼 天官酒正》中记载:“辨三酒之物,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清酒。”唐代诗人李白也曾有“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值万钱”的诗句。可见,米酒在中国酒文化中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,随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堆积,品味米酒早已不仅仅是口舌之欲,更是在细嗅那印在米酒中的时间和历史的味道,更是在体验古人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”的超然物外的闲适风情。
酒的发明有哪些学说?
白酒起源于何时?何人始创?迄今说法尚不一致。
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“醴”字,淮南子说:“清醴之美,始于耒稆”。
一种说法,起源于诏代,在唐代文献中,烧酒、蒸酒之名已有出现。李肇(公元806年)写的《国史补》中的:“酒则有剑南之烧春”(唐代普遍称酒为“春”)
另一种说法,元代时(1271—1368年)由国外传入。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,往来频繁,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。有人认为“阿刺古”酒是蒸馏酒,远从印度传入。
再一种说法,明代李明珍(1518—1593年)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所写: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,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,蒸令气上,用器承取滴露,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。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,和曲酿瓮中十日,以甑蒸好,其清如水,味极浓烈,盖酒露也。
酒的起源的另外一个记载: 仪狄酿酒 。据《世本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战国策》等先秦典籍记载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。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。公元前二世纪史书<<吕氏春秋>>云:"仪狄作酒"。
关于酒的发明,有以下几种学说:
仪狄造酒说: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。公元前2世纪,史书《吕氏春秋》云:“仪狄作酒”。汉代刘向编辑的《战国策》则进一步说明:“昔者,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,进之禹,禹饮而甘之,曰:‘后世必有饮酒者矣。’遂疏仪狄而绝旨酒”。
杜康造酒说:另一种说法是杜康“有饭不尽,委之空桑,郁绪成香,久之曰杜康”。意思是剩饭发酵后成了酒。
以上两种说法流传较广,但是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哪种说法是正确的。
白酒是***发明的吗?
是
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(公元1271-1368年),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***人的蒸馏酒技术。契丹春捺钵亦有蒸馏酒技术。类似制作方法的酒类,还有日本烧酒(烧酎)、韩国烧酒、琉球烧酒(泡盛)等。其起源与中国白酒相同,皆是在元代后出现,但因地域及使用原料不同,使得这些酒类各自拥有不同的风味。
白酒技术是南宋时期从***传过来的,还有相关史料以做佐证,其中一条就是:在元代,北京成为其首都(公元1267年),称为大都,有明确的文献记载,元大都生产蒸馏出来的白酒,而且这酒有个***语的名字“阿拉吉酒”(***语愿意为“出汗”的意思,现在也特指中国的“白酒”),就是“阿拉吉酒”这个名字,让一些学者认定:中国的白酒技术是从***传过来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酒文化的外文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酒文化的外文文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